許多企業採用 KPI 來評估、管理績效,所以經常能聽到同事、主管提到 KPI 。
如果可以搞清楚 KPI 的概念,並學會制定關鍵績效指標,除了可以有效和主管溝通績效目標,也可以清楚展現自己做出了多少績效。
KPI 是什麼?
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簡稱為 KPI,中文是關鍵績效指標,是用來評估一定時間內的量化績效標準。
KPI 會用數據化的方式呈現績效,簡單來說 KPI 看重結果,以數字來判斷績效是否達標。
因此,對於要實現增長的企業來說,採用 KPI 可以有效管理團隊、員工的績效,不只可以用來提升業績,也可以用於內部控管。
KPI 跟 OKR 有什麼不同?
OKR 是 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 的縮寫,指目標與關鍵結果,近年也有些企業會採用此方式,但它與 KPI 又有什麼差別呢?
兩者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,KPI 是由上至下的模式,由管理者主導,只重視結果有無達標;OKR 則是由下至上,由團隊共同討論出具挑戰性的目標,更重視員工的做法是否符合目標,並且成績不涉及員工考核。
一般來說,如果是已經很成熟,有固定執行模式的團隊,就較適合採用 KPI。如果本身產品較創新,或屬於高度創意的工作,就更適合採用 OKR,給員工更大的發揮空間。
KPI 為什麼重要?有什麼功能?
以實務上的情境舉例,當公司正在為下一個季度規劃時,KPI 可以發揮以下功能:
1. 快速掌握現況,找出問題點:
KPI 的指標種類眾多,涵蓋許多用途與面向,可以幫管理者快速掌握營運的現狀,並透過分析數據,找出問題點或可能的發展方向。
2. 預估未來績效,制定具體的績效目標:
可以從過去同一個季度的 KPI 數據,來推估未來季度可能的狀況,並以此制定具體的績效目標。
3. 幫助團隊統一目標、規劃任務:
為團隊設立共同的績效目標,讓成員朝一致的方向努力,並以此規劃相關任務。
4, 幫助公司實現增長並衡量績效:
要設什麼 KPI 取決於公司的目標是什麼,如果要提升銷售額的話,就為下一季制定相關的 KPI,幫助公司更有效率得實現增長,並衡量實際績效的多寡。
5. 具體評量員工績效,作為獎金標準:
當下一個季度結束時,公司可以依據每位員工是否達標,以此做為發放獎金的標準。
KPI 怎麼訂?
無論是主管還是一般員工,多少都會有要訂 KPI 的時候。要是一開始沒訂好 KPI,就有可能在執行上遇到困難,或是沒有真正達成目的。為了避免這些不理想的狀況,可以依照 SMART 法則來制定 KPI。
SMART 原則
圖/Image by Freepik、JKL 團隊整理
SMART 原則分為以下五點:
KPI 必須要可以具體呈現,而非模糊敘述,避免給員工產生額外的困惑。
像是「讓公司變得更有名」,就不易確認怎樣算是有名;而「讓公司粉絲專頁有一萬名粉絲」則是可以具體理解的。
績效指標需要可以被實際測量、驗證。
比如提升 30% 的銷售額,就可以從實際成果與往期數據推算,來確定有沒有達成。
KPI 不是訂得越高越好,如果訂得太高,員工明知難以達成,就不會想付出太多。所以最好訂定相對合理的績效目標,獎金才能有效激勵員工達標。
每次制定 KPI 前,都要先釐清公司真正的目標,否則如果績效指標與目標無關,那就算達標也與公司無益。因此 KPI 必須要與目標相關,比如公司希望擊敗競爭對手,就可以優先提升產品的市占率。
用多少時間達成績效指標,對公司來說也很重要。否則同一個 KPI,用一個月還是用一年達到,絕對有很大的差別,因此訂定 KPI 時,必須要給出明確的期限。
KPI 制定範例
假設公司要替旗下的 APP 增加用戶的話,可以用 SMART 法則制定下列 KPI:
- 3 個月內,APP 下載量要提升 5%。
- 6 個月內,APP 會員數要達到 3,000 名。
KPI 有哪些指標?
實際上,KPI 有很多種指標 ,因此要依據公司目的,制定合適的 KPI,才能發揮最大效果。以下將會依不同類型,列出可供考的 KPI 指標,可以視公司部門、需求選擇。
銷售相關 KPI 指標
對於銷售人員來說,客戶直接影響銷售業績,因此經常用到跟客戶有關的 KPI 指標:
- Per customer transaction(平均客單價):平均每位客人的交易金額。
- Purchase Frequency(PF / 購買頻率):平均每位客戶在一定時間內購買的次數。
- 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(CAC / 客戶獲取成本):指平均獲得每位客戶所要花的成本,如廣告、贈品費用。
- Average Customer Lifespan(ACL / 客戶生命週期):平均每位客戶會消費多久,多以月、年計算。
- Customer Lifetime Value(CLV / 顧客終身價值):平均每位顧客可以貢獻多少價值。
財管相關 KPI 指標
對於公司管理層或投資者,成本控制與獲利能力是最重要的,常用到以下的 KPI 指標:
- Gross Profit Margin(GP / 毛利率):指淨賺收入占營收的比例。
- Return On Equity(ROE / 股東權益報酬率):公司資金扣除債款後,平均每元可以獲利幾元的比率。
- Return on Assets(ROA / 資產報酬率):公司資金不扣除債款,平均每元可以獲利幾元的比率。
- Return On Investment(ROI / 投資報酬率):指投資帶來的收益比率,越高越賺,反之則虧損。
行銷相關 KPI 指標
行銷領域經常使用各類 KPI,用來觀察廣告成效好壞,行銷常用 KPI 指標如下 :
- Followers or Fans or Subscribers(粉絲數量):品牌在各個社群媒體上擁有的粉絲、追蹤者或訂閱數量。
- Total Reach(總觸及數):指廣告被多少人看到。
- Total Impressions(總曝光數):指廣告被看了多少次,因為可能每個人不只看一次,所以通常會比總觸及數多。
- Cost per Acquisition(CPA / 單次獲取成本):透過廣告每發生一個指定行為的成本,如每一次有人登記領取試用品時,所花的廣告費用。
- Return on Ad Spend(ROAS / 廣告投資報酬率):每投入一元廣告費可以獲利幾元的比率。
活動相關 KPI 指標 (Event KPI)
許多公司都會舉辦活動,來達到提升知名度、開發客群等目的,要評估活動成效如何,可以參考下列 Event KPI,即舉辦活動的關鍵績效指標 :
- Number of registrations(活動報名人數):事前登記資料,報名活動的人數。
- Participants on-site(實際到場人數):活動當日實際簽到的人數,可用於計算實際到場人數佔活動報名人數的比例,以估計出席率。
- Participant satisfaction(參與滿意度):以問卷調查出席者的平均滿意程度。
- Lead Generation(潛在客戶生成):透過活動產生了多少對產品有興趣、有可能購買產品的人。
- Cost-to-Revenue Ratio(CRR / 成本收益比):舉辦活動花費的成本,可以獲得的收益比力,用於評估活動的獲利能力。
KPI 有什麼缺點?
雖然 KPI 很實用,但並非萬能,還是有一些缺點。因為獎金往往和 KPI 有無達標相關,有時員工可能會為達成 KPI 而不擇手段。
比方說,一個品牌希望透過提升粉絲數量,來增加潛在客群,但員工為了數字好看,透過購買較多低價的廣告,吸引來許多消費能力低、無力購買產品的粉絲。就算 KPI 有達標,也對公司沒太大幫助。
除此之外,如果有些工作和 KPI 無關,就有可能被員工忽視、擱置,畢竟就算做好了,也跟獎金沒關係,員工自然不想多花力氣。
總結
看到這裡的話,想必大概了解關鍵績效指標 KPI 是什麼了。
KPI 應用範圍很廣,在職場上善用 KPI 可以寫出更好的企劃。例如:舉辦活動時,可以透過 Event KPI 反映活動成效;KPI 更可以用在生活中,比如一天要喝滿 2000 ml 的水、一天要走滿 1 萬步等。
整體而言,KPI 是職場上和生活中,可用來督促自己達成目標的量化績效標準。